大學是一個悟道的過程
發布時間:2014/10/18 16:28:22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了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在國內外如此眾多的***大學里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從今天起,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或者說到底怎么學?我們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發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的思考。
韓愈說“古之學者必有師”。一般來講,自學成才,幾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他還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復旦大學的教師,但如果你在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個老師。對于學生來講,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以及釋惑。雖然你們***終會被歸到某一個專業或學科,會學習很多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受業。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德,曾經批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教育,他說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卑微到只教學生某些學科的一部分的專業知識,因為你不可能把專業都教完,而古代書院里,哲學家們傳遞給***的是一種智慧。其實,當時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體驗發出呼吁,他說僅僅靠知識和技能并不能使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的生活。雖然通過專業教育可以使一個人變得更有用,但不能造就和諧的人格。他同時也指出,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則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生,不過更像是一條經過良好訓練的***。此話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然而,由于現代職業的極度分化和多元化,隨之也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化。各類明確的職業指向,使各種專業如雨后春筍般地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教學的內容設定也只是為了“就業”這個***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一種及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自棄,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事實上,現在的大學的畢業生,所從事的職業和所學專業的對口程度已逐年下滑。這就迫使我們要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容進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應的改變。綜合性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必須有別于通常的職業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的培訓所。專業知識固然重要,大家必須去認真地學習,但是在復旦僅僅做到這點是不夠的。懷特海德的說,如果你僅僅只想學一些專業技能的知識,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為純粹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夠保證你真正能夠學好專業,有時反而會扼殺你的文化生活和專業精神的基礎。專業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作為學生來講,實際上更重要的是一個悟道的過程。
何為“道”?“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儒學經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善”,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目標。就現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人類的存亡一點都不關注,對未來國家和民族將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和擔當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崇高的價值體系沒有過執著的追求,他就會缺少一個積極而又嚴肅的思想系統。這樣的人在思想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必定會迷失自我。責任和擔當,應該是對道的一種悟,也是道的一種具體的外在表現。我曾經多次說過,我們培養的學生對個人、包括對整個國家乃***整個人類,要有責任感。如果學校的教育只重視一些專業知識的教育,而不重視德性的培養,那么培養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我們每一個人在對積極而嚴肅的價值體系的追求當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問題,這也是建立思想價值系統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這些問題,包括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人類的***命運到底會怎樣等等。這些問題很大,現在甚***于未來,都可能沒有人能***一種完整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進行思考,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我們才能獲得一套崇高的價值體系。
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人文精神應該置于客觀真理的發現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他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遠遠高于他在物理學上的巨大成就。我們實行通識教育,就是希望通過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以及專業課程的改革,使整個教學過程融入到價值的追求當中去。雖然我們對這類問題不可能***一個***的答案,但是我們***少能夠***一些思考線索,而這種思考線索的重要性在于啟示人們如何讓這個***成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從而在充滿著種種困難的現實***當中不***于迷失。不僅如此,我們還要為這個******新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這套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系統,就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具體說來就是富強、***、文明、和諧、***、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踐行這樣的核心價值觀,能夠使我們更具有使命感,能讓我們在***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中具有更大的擔當。
***在今年教師節的講話中指出,教師的***要務就是傳道,這個“道”就是傳***的核心價值觀,而學生的***要務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踐行這個崇高的***核心價值觀。
所謂的“道”也是一種智慧。智慧很難定義,在我看來,智慧是一種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綜合能力,是掌握知識和創造新知識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認識問題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夠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社會和宇宙。與智慧相比,知識只是獲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種途徑而已。我們常說的知識,包括引以為榮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謂之器”當中的“器”而已。就獲取知識而言,在今天網絡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以***于有人認為,在網絡時代,大學教師將淪為節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聳聽的是,就連大學存在的必要性都應該受到質疑了。其實這種擔憂并非什么新鮮的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哲學家羅素就指出過學習并不是一個傳播知識的過程,雖然其中某些東西確實需要傳播,但教師不是傳播中***起作用的人,也不是***重要的人。注意,知識傳播過程中,教師并不是***重要的,任何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獲取信息,現在途徑更多了。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領悟知識。如果教師只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那么教師可能就要失業了。其實,教書育人自古就是為了使學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惟有人格的***,方可獲得智慧。因此,教育更為重要的內涵是***思維方法,而學習的本質那就是獲取隱藏在各種知識背后的智慧。
學習一定要悟道,悟道是獲取智慧的過程。***說,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難以言說,***古人就說“學必悟”。認識“道”的***方法就是“悟”,而悟道這個過程是不太可能通過網絡或者軟件來完成的。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實現計算機編碼,課堂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授的能力,同樣的知識,好的教授更能引導學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洞見。
其次,網絡上的論壇,無法完整地***現實討論中那種微妙的互動關系和各種現實對話中的豐富性。除非在網絡上參與討論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小說家一樣嫻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說或者散文的形式來重現復雜的思路和體現,這個要求是太高了。更為重要的是,悟道的過程實際上貫穿于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微妙的互動關系當中,這種微妙的互動關系才是大學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課堂教育以外,復旦大學是通過書院的方式來創造更好的這種互動空間和方式。這種互動是任何機器所無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編得如何先進、技術如何發達,人畢竟是人,學生對課堂和書院里所遇到的辯論情境,以及與他人實時接觸時的思考,機器無法***。而這些恰恰將對學生產生極其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和大學的存在,其意義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在當今顯得更加重要。在現代技術的挑戰下,大學應將教育、教學更多的轉向傳道意義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漁,以***思維方法為主的教育。這種轉變與其說是變革,還不如說是高等教育的某種回歸,回到古代、古典關于教育的定義,回到更加注重智慧***的教育,回到***人說的傳道。從而讓學生在大學里獲得更多的智慧,獲得一套嶄新的、合適的思維方法。
悟道必須堅持持續的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經過思考才能達到釋惑,也才能解決你心中存在的一些迷惑。曾經有人說過,沒有經過慎思的生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表明了思考的重要性。這個世紀是一個知識的時代,然而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脫離了思想,脫離了道德的知識,無論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或是其它任何什么學科,一定都是一把雙刃劍,可能造福于人類,也可能禍害甚***毀滅人類。要讓知識真正服務于人類未來的命運,更需要的是我們的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人常說的道,以及對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類的大道,思考我們每一個專業學科中的專業之道。人類近一兩個世紀的巨大發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紀中葉思想家們和哲學家們的思想而來的。人類在近一兩個世紀以來,由于在技術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會科學知識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自然法則、社會法則對人類***的***,但它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思想極度貧乏的時代,我們現在所依據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紀時候誕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紀初時,將知識的時代轉換成為一個思想的時代,轉換成一個***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輩出的時代,轉換成一個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思想家輩出的時代,因為科學也需要思想家。我曾經說過,一個國家有再強的經濟和***事,若沒有***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也成不了一個真正的***強國,它***多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國家而已。同樣,如果人類出不了***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就很難解決當今和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各種重大而又復雜問題的挑戰。
復旦的先賢們為我們選擇的校訓十分深刻,它是對傳道授業解惑的一種具體闡述?!安W而篤志,切問近思,仁在其中矣”,我***近在對校訓有關的詮釋當中提到,我們的校訓當中其實還有一個內在的重要邏輯,也就是唯有博學方可篤志,惟有切問方有近思,這樣去做了,你們與別人包括與社會自然就形成了一種和諧的關系,也就是仁就在其中矣。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們來到復旦大學一定是正確的選擇,但是這也意味著你們將開始痛苦而又快樂的學習和思考的過程。我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從我個人來講,我不相信那種所謂快樂學習的說法,這就是剛才陳思和老師講的,只有當你熱愛它了,那么樂就在苦中。若你們在復旦悟得了這個“道”,那么在你們離開的時候,你們不僅具備了專業知識,而且你們將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對國家民族就會更有擔當,對整個全人類也會更有擔當。我希望大家成為這樣的人!
這是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先生在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詞,是在網上看到的,很多人都進行了轉發。我認真看了幾遍,并下載了下來。楊先生是名校的校長,是一位有良好思想修養、道德修養的***教授,更是一位***。他說,“這個世紀是一個知識的時代,然而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脫離了思想,脫離了道德的知識,無論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或是其它任何什么學科,一定都是一把雙刃劍,可能造福于人類,也可能禍害甚***毀滅人類”。他還說“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紀初時,將知識的時代轉換成為一個思想的時代,轉換成一個***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輩出的時代,轉換成一個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思想家輩出的時代,因為科學也需要思想家”。我也是一位大學教授,深深認同楊先生的觀點“一個國家有再強的經濟和***事,若沒有***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也成不了一個真正的***強國,它***多只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國家而已。同樣,如果人類出不了***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就很難解決當今和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各種重大而又復雜問題的挑戰?!?/span>
目前我們國家遇到了很多的麻煩和挑戰,特別是出現了物欲橫流、道德淪喪、誠信缺失、公平正義幾乎蕩然無存的社會危機,所有有良知、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都很迷茫、很疑惑,很窩火,幸運的是“天不滅***”,在***又一次***危機的緊要關口,習李這屆開明、務實、果敢、偉大***的及時出現,控制住了社會危機的進一步惡化。***教師節前北師大的講話,提出了***老師的四個標準: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這是對老師們的要求,是對學生們的要求,也是對我們公司員工的要求!這實際就是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夢之道,讓我們共同悟道,為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而共同努力!
分享到: |
上一條:簡單是人生與企業經營的原理原則
下一條:特蕾莎修女的人生信條